你可想到
有一天
孩子會因為愛自己的弟弟、妹妹
而在學校得大獎?
本學期末
廈門英才學校小學部頒發了這個大獎
期末首設愛心獎
19日晚,英才學校小學部舉行了一個儀式感十足的閉學式。
英才學校小幼部校長呂云萍說,在開學式上,
我們宣布“英才號”夢想航班啟航,孩子們帶著自己設定的新學期目標出發。
有出發,就要有到達。當晚,學校精心制作視頻,
宣布“英才號”航班回到校園,通過頒獎儀式,慶祝一學期的收獲。
閉學式上,英才學校評出了個性獎,進步獎,生活小能手,學業優勝獎等獎項。
小學部近1400位學生,人人都有進步,個個都有獎。孩子們手舉獎狀,雄赳赳氣昂昂走上頒獎臺。
在所有獎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頒發的“愛心大獎”,更引人注目的是:
有兩位孩子因為愛二胎弟弟妹妹而獲獎,他們被請上臺,講述自己愛弟弟愛妹妹的故事。
其中一位叫肖品希的四年級小女孩,在二年級時如愿以償,當上姐姐,媽媽生了龍鳳胎。
小姐姐講述自己和弟弟妹妹相處的故事,譬如說,有一次,爸媽不在家,外婆也生病了,
妹妹一直吵鬧不停,她百般哄她,最后想出一招:學外婆,找來背帶,緩緩地弓起背,
小心地把妹妹背在背上。她說,為了讓妹妹趴得更舒服些,她的身子盡量往前傾。
還學著外婆的樣子輕輕地晃動著身子,唱起妹妹喜愛的兒歌。不一會兒,妹妹破涕為笑。
呂云萍說,隨著國家二孩和三孩政策實施,越來越多孩子有了弟弟妹妹,
但有些孩子認為自己的愛被奪走了,并不愿意爸媽生二胎。
因此,因為家里二胎,一些孩子的情緒和學業都會出現異常波動。
老師們發現,有些孩子學習成績明顯退步了,原因可能就是家里有了一個比他小很多的弟弟或者妹妹。
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也很簡單:很多家長覺得精力有限,照顧了小的,對大孩的關注度便降低。
而孩子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對父母關注度的轉移比較敏感,
導致情緒發生比較大的波動,影響自身行為及學習成績。
不過,呂云萍說,我們調查后發現,有些孩子卻做得很好。
英才學校發動老師把身邊手足情的故事挖掘出來,為的是把這美妙的兄弟姐妹之愛,傳遞給更多的孩子。
學校也進入“勸生”隊伍?
當晚,在通過網絡直播聽完小姐姐小哥哥愛弟弟妹妹的故事后,有人說,學校好拼,這是為了讓父母生二胎、三胎?
其實,英才學校的愛心大獎獎勵對象,大寶是其中之一,但是,這個獎項不是專門給大寶設立。愛心大獎背后,有更重要的使命。
英才學校當天頒發的愛心大獎有各種類型,愛弟弟愛妹妹獎只是愛心大獎的一個類型。
這所學校有位叫朱院宇的五年級小男孩,他從四歲開始就跟著父母到養老院看望素不相識的老人,
陪他們嘮嗑,聽他們講自己過去的故事,為他們捶背,因為他覺得,在節日,住在養老院的老人肯定會孤獨。
本學期,朱院宇也獲得愛心大獎,他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去養老院,和老人擁抱后,
他發現老人微微揚起下巴,一臉期待地看著他,似乎在問他:小朋友,親我一下?
朱院宇說,他最初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周邊有很多人,但是,他最終決定不辜負老人,在她臉頰輕輕地親了她。
美妙的事發生了,老奶奶一下子笑得花一樣,一邊幸福地笑,一邊說:這個吻好甜!
還有位孩子因為愛同學得了獎。女孩說,她第一次寄宿時,和父母分別哭得撕心裂肺,
老師總是輕輕地摟著她,安撫她,給她很多關愛。后來,她也學會用這種方法安撫想家的同學,
蹲在地上幫同學擦眼淚,還講故事、說笑話逗她笑,因為蹲的時間太久,腳都麻了站不起來了。
看到愛的老師和同學也獲獎
這些愛的故事都是征集來的。校方介紹說,小學部向學生、老師、家長征集有愛的照片或視頻。
前天閉學式,還頒發愛心伯樂獎,即愛心人物、愛心故事的發現者也有獎。
譬如說,有的老師看到學生下雨天,拿著傘一遍遍地接送同學,她拍下這一瞬間,獲獎了。
英才學校德育處鄭熔虹主任說,通常,學校會讓學生監督甚至記錄同學做得不好的行為,
以此來維持良好的秩序。但是,長久下去,孩子只會盯著別人的缺點,卻缺少發現真善美的眼睛。
她說,之所以要廣泛征集,就是因為我們想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養成發現、欣賞、傳播身邊美好的人與事。
用大白話說,你不能只看到別人不好地方,只會挑別人的刺。
英才學校還認為,對于老師,也是這樣,一位好老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即使再調皮的孩子,也一定有優點。老師要善于放大優點不斷激勵,揚長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一所好學校,應該處處都是愛
呂云萍說,一所好學校有很多標準,但是,愛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應該是校園里到處都有愛。
有一年,呂云萍自己就接受了一次“考驗”。當時,小學部的孩子在校園里發現一只從樹上掉下來的雛鳥,
鳥媽媽不知所蹤。孩子們捧著小鳥四處尋找,想給小鳥找一個最安全的家。
經過反復商量,最終找到“校長媽媽”,希望小鳥能在校長辦公室安家,這樣就安全了。
呂云萍一口答應。從那天開始,每天課間或是放學,這幾位孩子都要到校長辦公室探望小鳥,不僅給小鳥喂食,
他們還認為,要盡快教小鳥飛翔,這樣它長大了才會飛回大自然。
呂云萍非常淡定地看著孩子們把小鳥放在辦公室的真皮沙發上走來走去,留下鳥毛和鳥糞。
但是,晚上和周末怎么辦?孩子們說,把小鳥關在黑乎乎的辦公室里,這可不行!
于是,呂云萍和德育處主任鄭熔虹又接受任務,把小鳥帶回家!
不過,即使是這樣精心照顧,這只小鳥最終還是走了,孩子們把它埋在樹下,還舉行了一個儀式。
呂云萍說,對弱小的憐憫,對生命的敬畏,這也是一種愛。
愛心大獎將常駐期末大獎
這是期末英才學校首次評選愛心大獎,
校方昨天說,它將常駐——今后每個學期,期末大獎都將包括愛心大獎。
英才學校執行校長付曉秋說,“愛與創造”是英才的辦學主張——
在教育中,愛很重要:只要孩子心中有愛,他就會有責任、有擔當,就會奮發有為,積極進取。
用大白話說,孩子心里有了愛,他就不會學壞。
不過,愛的教育要怎么實施才不是空泛?
愛心大獎就是這所學校教育工作者找到的抓手之一。
付曉秋說,我們要在具體的教育行為中體現教育主張,
讓“愛”成為學校的品牌,讓師生具備愛的能力,從而找到自己的幸福人生。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教育主張
但是
英才學校給我們的啟示是:
我們要如何教孩子以正向的眼光發現別人的優點
總之
讓校園充滿愛
總比各種監督舉報
更讓人幸福吧?
本文轉載自《廈門日報社》“廈門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