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廈門英才學校網站!

中美高考物理之比較

(發布人: 發布時間:2010-04-26 15:30 點擊量:23905)

朱義敏老師淺談ACT理科物理考試

注:朱義敏老師,中學高級物理教師,廈門市高三市質檢物理命題小組成員,長期從事高三物理學。                                      

終于迎來傳聞中的美國高考ACT在我校的首次考試,我很榮幸地一睹其廬山真面目。拿到試卷,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高三物理教學的老師,我習慣性地把它與中國的高考作比較。物理,在ACT考試中,不是一項獨立的考試,而是像中國高考物理被包含在理綜里面一樣,屬于ACT科學考試的一部分??茖W,作為ACT整體考試下的四個考試之一,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各個學科的內容。相較于我國高考的文綜理綜,它是名副其實的綜合。在短短的35分鐘內,完成7篇背景試驗介紹閱讀、40道選擇題共計14A4紙單頁的試題量,對大多數同學而言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考試的靈活性、現實性、實驗性、探究性,有效地保證了美國高校對不同能力學生的選拔,也折射出了美國教育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首先,借此機會,與廣大同學、同仁一起體驗分析一下ACT立刻考試中的物理部分。物理方面的試題,僅占7篇實驗材料之一,相較于中國高考理綜中的物理,比重大為下降,就涉及的專業物理知識物理理論而言,也非常的少,可以說是一場沒有太多專業物理知識的物理考試。如果非要用幾個詞來概括它的特點的話,我想應該是:以實驗為載體,重視科學素養,培養探究精神。

1.以實驗為載體

該套考題的物理題,是學生驗證液體中的氣泡是否影響罐子的滾動速度的實驗。實驗的背景介紹展現了學生做實驗的設想和系列步驟。

為了測得罐子的滾動速度,學生們設計了一個傾角一定的斜面,讓裝有液體的罐子從較高點滾至較低點,測得其所用的時間。

在第一組實驗中,學生們選用了自來水、肥皂水、跑了氣的碳酸飲料三種液體,分別裝入三個罐中并密封。在未搖晃罐子的情況下測得罐子在斜面上滾動的時間,又在搖晃后立刻測得罐子滾動的時間。

在第二組實驗中,學生把跑了氣的碳酸飲料裝入罐子密封,搖晃后放置15分鐘然后重復實驗1的步驟,在未搖晃和搖晃后的兩種情況下測得罐子滾動時間。把罐子放置兩小時后,又重復實驗1的步驟,在未搖晃和搖晃后的兩種情況下測得罐子滾動時間。

在第三組實驗中,把跑了氣的碳酸飲料裝入透明塑料瓶中并密封。觀測到瓶子滾動時無氣泡生成。搖晃瓶子,放置15分鐘后仍有一些氣泡,兩小時后無氣泡。

2.重視科學素養

從以上實驗的背景材料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ACT中的物理考查實際上并未涉及太多的物理知識(如公式、規律), 借用了斜面,借用了無力的模型。整段文字旨在考查學生通過文字閱讀、表格閱讀、圖形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這其實就是在考核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而不是單純局限在某個理論或公式的理解掌握上。

3.培養探究精神

本次物理實驗,并非對什么重大理論的研究,只不過是研究液體中的氣泡是否影響滾動速度而已。它或許就是幾個學生的突發奇想,或許只是偶爾好奇而已。但就是這么微小的事,卻在試驗的步驟設計中體現了嚴密的邏輯,包括通過確定時間、確定速度、選用不同液體、使用罐和瓶作容器等,都一環緊扣一環。它是由學生的興趣入手,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體現了人求知的天性。

題目的設置也重在啟迪學生探究。如有題目問到,在第三組實驗中,學生們使用塑料瓶而非鋁罐的原因是什么?在第二組實驗中,搖晃跑了氣的碳酸飲料罐的結果會是什么?……這樣的提問都極大地啟發了學生去對比、分析實驗中的各項數據,從而歸納總結出結果。

整個實驗,沒有在最后像列公式一樣陳列出實驗結果,而是讓學生自行歸納,通過題目的提問回答檢驗學生的研究探討能力。

借此機會,也冗言幾句社會上的爭論熱點:為什么中國本土出不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竊以為十三億中國人,并非沒有潛質的科學家,只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功利心的影響,扼殺了很多中國人的創新欲望,缺少了潛下心來做事的人。誠如愛因斯坦所言:“現在,大家都為了電冰箱、汽車、房子而奔波,追逐,競爭。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蔽抑皇窍M?,在未來的中國,“也還有不少人,他們不追求這些物質的東西,他們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廈門英才學校
地址:廈門市杏林北三路63號
電話:6256699,6257799,6251478

Copyright ? 2014 廈門英才學校 信息中心
信息產業部備案號:閩ICP備13010190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 35021102000462
欧美色视频日本片免费,欧美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欧美色爽视频在线观看,高清人人天天夜夜曰狠狠狠狠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